
2025/06/21 中時電子報
桃園市新住民人口數至今年4月底已達6萬9510人,為協助新住民更快速適應本地生活,桃園市政府婦幼發展局今年度培訓出18位新住民擔任新住民輔導員,提供第一線友善陪伴及母語關懷服務,協助其解決生活適應問題並宣導桃園婦幼相關政策與服務資源予同鄉。
「語言雖然相同,卻不代表真正的理解與支持」,來自大陸的新住民小玲表示,這是她第一次看到由政府單位辦理、邀請大陸籍新住民擔任輔導角色的課程,讓她備感認同與感動。她希望透過自身的參與,幫助更多剛來台的新住民少走彎路,安心生活。
今年度課程內容涵蓋訪視輔導的準備工作及工作倫理、新住民家庭生活適應概況、個案適應不良之判斷方法、個案法律權益與基本協助、會談技巧與訪視溝通等主題,課程設計以實務應用為導向,期待透過專業講師授課,強化輔導員的訪視與會談技巧,進一步提升對服務對象需求的敏感度。
因應新住民6成為大陸及港澳地區,今年也以大陸籍新住民為優先招募對象,參訓學員來自大陸8位、越南7位、柬埔寨2位及馬來西亞,共18位學員順利完成訓練,已累計培訓49位新住民輔導員,未來將進入社區提供第一線服務,協助更多新住民家庭適應在地生活。
婦幼局表示,持續致力於照顧桃園市新住民家庭,藉由來台多年的新住民擔任關懷訪視角色,陪伴初來同鄉走過適應期,協助他們更好地融入在地生活、提升生活適應能力,實踐「安心居桃」的政策目標。
監察院今指出,移工適用勞退舊制,須在同一雇主工作滿一定年限才能領退休金,退休門檻高;勞動部於2006年以令釋免除雇主為移工提撥退休金義務,引發牴觸母法爭議,要求勞動部全面檢討該令釋是否逾越法律授權,並評估是否涉及差別待遇。對此,勞動部回應,將配合國發會人口及移民政策規畫,持續檢討退休金制度。